您当前的位置 : logo >  关注 > 正文
投稿

对啊网公务员学院:片段阅读词句理解

2020-02-27 10:44:53 来源:壹点网
词句理解题要求考生理解词语或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含义,可分为“代词”与“非代词”两大类。

一、代词

1.一般遵循就近原则,关注代词之前的内容,认清前一句强调的话题。

2.前文难以理解时可结合代词所在语句的提示信息进行分析。

3.当代词位于文段尾句,且表示总结全文时,指代的是文段的核心话题和重点内容。

【例】(2015·江苏)儒学的存在不等于儒家哲学家或儒家哲学体系的存在,不能认为有了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儒学在最基础的层面上,不仅仅是经典的解说,同时也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文中划横线处的“这”指的是:

A.儒学是儒家哲学家的经典解说

B.儒学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C.有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的存在

D.儒学和儒家哲学体系是两回事

【答案】C

【解析】“这”是代词,指代前文论述的“片面的看法”。根据就近原则分析“这”之前的内容,由“不能认为有了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可知,“这”指的是“有了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这种片面的看法,对应C项。

A、B、D三项,均没有提到“这”之前的看法,不是“这”指代的内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二、非代词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或语句含义,解题时应结合文段话题与主旨,确保选择的选项对于词句含义的表述与文段内容形成对应。

【例1(2017·江苏)说到食品安全的治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面对现实,人们自然而然将问题引向法律法规制度、政府监管体系、社会治理机制的完善。这一指向当然是正确的,政府也沿着这些方向做了许多努力。但是这类治理方案的一个问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作者引用“远水解不了近渴”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中国短时期之内无法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B.相关法律及机制建设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C.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难度极大

D.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

【答案】B

【解析】“远水解不了近渴”本意为慢的办法救不了急。尾句转折后的论述主体是“这类治理方案”,即“方案”属于比较慢的办法,无法救急。根据前文可知,“这类治理方案”指的是“法律法规制度、政府监管体系、社会治理机制的完善”,则“远水解不了近渴”体现的是相关法律及机制的完善用时较长,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B项话题正确,“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对应“远”,当选。

A、C、D三项,没有提到“这类治理方案”即“法律法规制度、政府监管体系、社会治理机制的完善”,均不涉及“远水”,话题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例2】(2017·联考)个人认为,电动汽车的部件品种应该由企业选择,市场来裁判。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的品种都很多,都应该由企业根据总体设计和市场进行选择,没有必要由标准来越俎代庖。欧、美、日法规当中低速电动车标准里面都没有限定电池,未排斥铅酸电池,而装有铅酸电池的中国品牌低速电动车畅销国外。因此,中国的低速电动车标准不应该限制铅酸电池。

文中“越俎代庖”的“庖”指的是:

A.装有铅酸电池的中国品牌低速电动车畅销国外的事实

B.欧、美、日法规里的中低速电动车标准

C.市场以及企业的总体设计

D.国内对低速电动车的限定

【答案】C

【解析】“越俎代庖”本意指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比喻越权办事。“庖”即厨师,是被代替的对象。定位文中“越俎代庖”的位置,联系前后文“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的品种都很多,都应该由企业根据总体设计和市场进行选择,没有必要由标准来越俎代庖”可知,文段表明没有必要由“标准”代替“企业总体设计和市场”,则“企业总体设计和市场”是被代替的对象,“庖”对应“企业总体设计和市场”,C项当选。

A项,是文段指出的一个事实,与“越俎代庖”无关,排除;

B项,介绍“欧、美、日法规里的中低速电动车标准”是为了引出后文结论,并非“庖”所指代的信息,排除;

D项,对应尾句“中国的低速电动车标准不应该限制铅酸电池”,与“越俎代庖”的“庖”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例3】(2015·联考)

酒可以渲染气氛,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调儿。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他在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李白当年奉召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香。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划横线的句子说明李白:

A.是最钟情于酒的诗人 B.写了很多关于酒的诗篇

C.写酒的诗多为经典之作 D.酒是写诗时不可或缺的

【答案】B

【解析】文段开头指出“酒可以渲染气氛,有助于谈兴”,浪漫倜傥的诗人都喜欢;后文举出王勃和李白的两个例子进行论证。在关于李白的论述中,介绍他所完成的《清平调》、《将进酒》都与酒有关,并且指出“《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香”,随后通过划横线的句子“所有写酒的诗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生动地说明李白写酒的诗酒香浓、数量多。B项符合划线句子的含义,当选。

A项,“最钟情于酒”在文中体现不出,文段没有将不同诗人对酒的钟情程度进行比较,该项表述无中生有,排除;

C项,“多为经典之作”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文中只说明“酒可以渲染气氛,有助于谈兴”,但“酒是写诗时不可或缺的”程度过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来源:壹点网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商界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商业 / 家居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联系邮箱:5997 34971@qq.com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国商界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