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过半,如何过好假期的“下半程”,让孩子放松心情、以更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对广大家长来说,眼下不妨静下心来,做好“思考题”:日前,关于“双减”工作的文件已经落地,面对一揽子“新政”,家长准备好了吗?叫停“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家长应该如何与学校一起携手,共同助力打造良好育人环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备受各界关注。如同环境治理需要打出“组合拳”一样,在不少教育界人士看来,应声落地的“双减”工作标本兼治,多方联动的特征同样明显: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从严治理,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缓解家长焦虑,同时引导家长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教育。
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而重磅政策要真正落地、取得实效,家校之间默契合作、达成共识尤其重要。正如不少专家所言:面对“双减”,恐怕真正要“减”的是对教育的急功近利之心!
减少对教学秩序的干扰,为学生减负也为家长减负
“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在一些学者看来,“双减”工作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一些严重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到了必须整治的时候了。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就《意见》答记者问时提及,通过对10个省份100个区县1.86万家培训机构、68万名学生和74万名家长的大数据评估显示,受功利驱使和资本裹挟,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深度“绑架”了家长和学生。
一位初中校长反映,有老师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发现新学期新课还没有开始上,学生的学业已经参差不齐。原本,课堂教学本应该对标教学大纲,但如今,教师却进退维谷。“教得浅显了,学生都在外面学过,课堂里没人听;教得深了,那些没有上过补习班的孩子基础知识还需要学。”
关于这一点,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有一则深刻洞见:许多家长被培训机构裹挟,认为如果不送孩子上校外培训班,就会比其他学生落后。这使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变成了两轨制:一轨是学校的免费义务教育,一轨是收取高额学费的校外培训机构教育,不仅冲击了学校教育秩序,而且扩大了教育不公平。
减少过度培训引发的成长“透支”,为青少年心理减压
超纲超前教学,不仅严重冲击学校的教学活动,冲击素质教育,更长远地看,对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培养也是弊大于利。
在大学,不少老师也为班级里的“学困生”而忧虑。“在课堂上,这些学生显得很安静,主动提问的不多,明显缺乏兴趣;还有少部分学生更让人惋惜:有的考上大学就迷茫,无心学业、沉迷游戏,直至留级、退学。另外,部分院校面向新生的心理普查也发现,学生里有心理问题的不少,有些甚至需要去专业机构治疗。”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鸿和不少同行交流过,发现很多高校的“学困生”都有类似经历:考上大学前接受了过度培训,进了大学就开始松劲。
“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大学期间是一个人的研究能力、创造能力集中爆发的时候,本该在人生赛道上冲刺的选择了放慢速度甚至停下,这意味着他们错过了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对个人、对家长还是对承担人才培养的大学来说,这都是损失,也是遗憾。”张端鸿说。
过度培训,也透支着部分青少年的阳光心态。“坦率地说,我们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过高、要求过高,导致孩子承受了这个年龄阶段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从教47年,上海市特级校长、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结合自身参与教育改革的经历说,孩子的人生是长跑,潜力很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基础”是第一位的,学校和家长要同向同行,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积蓄能量,而不能仅仅追求一两次“短跑”的成功,“并非只能靠抢跑才能提升学业成绩,教育要遵循其规律”。
上海市特级校长、风华初级中学校长堵琳琳也揭示了一则容易被不少家长忽视的教育心理学规律:在儿童时期,“游戏”是孩子社会属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现在,家长看不得孩子玩,应该做游戏的孩子都被“挪”去补习。
减少对教育的焦虑,义务教育阶段的高选拔性将降温
确实,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减负不是一个陌生词。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层面已出台多道“减负令”,引导中小学育人方式的改革。而此次“双减”工作之所以让人期待,一种观点认为,它将连同更多已出台的政策、连同未来更多细则的落地,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为重塑教育生态带来全新契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黄忠敬说,“双减”工作在顶层设计层面,特别聚焦教育的公平性、均衡化以及高质量发展。“很多家长对这份重要文件的认知,目前可能还暂时停留在一些诸如规范校外培训等具体的内容条款上。其实,比起具体举措,建议家长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总体上把握文件的精髓。”
不少学者都和黄忠敬持类似观点:“双减”工作可视为“减负令”的一个重要环节,将和既往出台的政策一起形成“组合拳”,形成叠加效应。
复盘近年出台的“减负令”: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2019年,国务院再发文件,强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今年1月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文件,对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管理”作出部署……
“相信很多家长已经感到,在政策叠加效应下,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竞争性、高选拔性将继续降温,优质均衡发展是未来目标。而这其实也是让教育回归常态、让家长回归平常心、让人才培养顺应规律的一个明确信号。”张端鸿说。(樊丽萍 张鹏)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严...
2020,中国将迎来哪些变化?...
王霏霏发博回怼网络恶评 好...
豆瓣开分6.1 蔡徐坤能救“《...
舞台效果不打折 五月天线上...
送外卖的影城工作者:等待春...
明星为何热衷直播带货?
王凯谈帝后CP:他们还是比较...
《清平乐》热播 剧中都还原...
杰伦粉丝奶茶应援 网友:这...
3600余冷门职位被张榜点名 国考(2021-08-11 08:58:58)
陈欧代言自己 两年净利跌六成(2021-08-11 08:58:58)
《隐秘的角落》凭什么能...
赛制打破常规 《炙热的...
谍战剧《局中人》定档 ...
当晚会变成直播带货 各...
不舍!《风味人间》第2季...
《清平乐》完美收官 宋...
医教结合 融合教育 驻...
好消息!互联网公益慈善...
土地市场竞拍热度居高不...
多地上调公积金缴存上限...
深圳楼市的真面目是什么?
上半年南京二手房市场的...
美国房产抵押贷款利率降...
A股房地产板块昨日强势走...
“跌跌不休的房租”让毕...
买房人热情不减 南京恐...
央行下调基准利率 融资...
房屋商业贷款中评估的作...
牵涉面广 老旧小区改造...
刘涛直播间47万的房子谁...
北京二手房市场回暖 交...
北京怀柔规模最大安置房...
地产板块小幅走高 销售...
男子因诈骗已经获刑,而...
贷款利率下行 谁受益了?
员工陆续到岗 武汉多家...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 加...
中国楼市2月“摔了一跤”...
家具板块盈利能力下降 ...
智能家电普及加快 是否...
上门维修花样百出 人工...
太气愤!华埔装饰郑州公司...
千万别让爸妈装修!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