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意见出台,北京学生家长窦静马上把它转发到朋友圈里,并配上发自内心的感慨:“太棒了!培训班,真的不想上了!”
“这些学科类培训班只适合有特长的孩子,因为总在拔高。我家这样的普通娃,能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就可以了。”“双减”意见让窦静如释重负。
课外培训班,报还是不报?这是“双减”意见出台之前,长期困扰家长们的一个两难命题。就像在天平两端做选择,明知报班的弊端,但随着“报”的那端越来越沉,“不报”渐渐成了另类。而无论“报”与“不报”,焦虑都在家长心中不断蔓延。这样的焦虑,被半戏谑地称为“妈妈们的焦虑”,背后,是家长深深的无奈感与无力感。而这一次,“双减”意见出台,“校外培训热”退潮,学校及社会各界的举措与努力很快跟上,这一切,都让大家看到了新的转机与希望。
兴奋
这下好了,我和孩子都解放了
尽管女儿豆豆才上三年级,但上学期一开学,窦静还是给她报了数学、语文、英语三个校外培训班,“看到别人都在上,感觉自家孩子不上也不行”。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被裹挟”的感觉,一步紧似一步。
女儿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窦静以为把她送进小学,自己可以安心工作了。可没想到,这只是“更忙了”的开始。
第一次英语测试,豆豆就“露馅”了。老师没有公布成绩,只是在家长群里发了一条通知:满分同学共有10位,50分以下孩子的家长,请单独跟我联系。豆豆就是50分以下的学生之一。
豆豆是“零基础”入学,在全班属于极少数。随后豆豆发现,她的同学们都很忙。放学后,校门口总有举着“××培训班”牌子的老师把他们接走。
之后,窦静和孩子穿梭在各个培训班里,风雨无阻,休息日变成了最不能休息的日子。校内上完课,校外再拔高。可这样一来的结果却是:校内知识来不及巩固,校外提高变得“半生不熟”。
既如此,为什么不能停下来?
“看到别人都在上,自己哪能不上!万一落下了,考不了高分不说,还会影响孩子的自信。”窦静说。
“这下好了,我和孩子都解放了。”仔细揣摩了“双减”意见,窦静坚信,自己和孩子都是政策的受益者。
反思
刷那么多题,是对孩子学习能力的伤害
和窦静一样,对于“双减”意见出台,家长刘依的第一感觉,也是“长舒一口气”,焦虑情绪缓解了很多。
刘依的孩子虽然刚上小学,却“少年老成”,一会儿指挥刘依报班,一会儿督促她买校外题。
“孩子经常带回来同学上培训班、做补习题的消息。每次看着她一脸认真的样子,我都感觉好笑又心疼。”刘依说。
“不要跟风报不适合的班”,这个道理是北京家长李岩花了数万元才领悟到的。从“幼小衔接班”开始,她的儿子几乎所有“上班”的机会都没落下。她检查作业时发现,刚上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奥数中经典的“鸡兔同笼”“过河”等问题了。
李岩发现,孩子做题总是很快,且方法简单,有时候只用一步就解出来了,她都不太想得明白。
“鸡和兔子一个两只脚,一个四只脚,吹一声哨让它们各抬起一只脚,吹两声哨鸡就没脚站着了嘛,剩下的脚都是兔子的。”儿子给她讲得头头是道。
起初,看到儿子竟然会用奥数方法解题,李岩特别开心。但她很快发现,把鸡和兔子换成另外两种动物,儿子就不会做了。
“‘过河问题’也是,如果题目里有船夫,他就不会了。”李岩回忆说,“当时,培训班给我的解释是:还是题目做得少。他们甚至反问我,‘1+1’他为什么不会忘?还说,只要做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然而,培训班的回答却让她感到害怕,想到“题海”浩瀚,孩子以后要在其中浮浮沉沉,就觉得“眼前都是迷雾,找不到出口”。
渐渐地,李岩开始留意并反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套路化”学习。“这不是学习,而是在‘练手艺’,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太多事实证明,过度培训、重复操练、机械刷题,既违背基本教育规律,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习要有思考,是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做那么多习题,上那么多课,把知识变成‘肌肉记忆’,这是对孩子学习能力的伤害。”李岩说。
矛盾
心中升腾起新希望,但真正“安心”尚待时日
“双减”政策出台后,各地纷纷制定具体措施、拿出切实行动。家长们发现,以前“只能盼、不敢想”的很多愿望正在逐渐走向现实。
8月17日,北京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为新学期“双减”政策落地制定了详细“计划表”。一方面紧抓“校外”,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并严格控制学科类培训时间,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强化经营活动监管,严禁资本化运作,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一方面发力“校内”,要求学校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并准备拿出真招实策缩小校际差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此外,河南省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规范其经营行为;太原市暂停全市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活动……为孩子减轻负担、还童年快乐本色的努力,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
在这样的“阳光”之下,带着孩子去公园踢球、玩游戏,尽享假日美好,成了很多家长的选择。
但是,更多的考虑仍然存在。
家长李岩表示,不想完全放弃课外培训班。孩子英语方面有特长,学校的课程对她来说“吃不饱”。只要孩子乐意,假期结束后,还想让她继续上英语培训班,“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去,找合规的培训班。既不像以前那样占孩子太多时间,也做一些有益的知识补充”。
犹豫再三,家长郑芸也决定,继续让小孩在培训班学下去。她的孩子从3岁开始学英语和数学,今年9月进入小学,正在参加“小早培”考试。“孩子前期基础已经打得很好,相当于三年级上册的学生水平。现在放弃,实在可惜。”
“鸡娃群”里的一场风波,也让窦静的喜悦打了些折扣。
“培训班都退费了,可以享受快乐童年了。”窦静在群里发出这些文字后,一位妈妈给她发来私信,劝她“长点心”:“只要高考还在,以后总会有人上清华北大,有人上‘蓝翔’。”还有一位妈妈说:“这个群还是以孩子上培训班的为主,不想参加的就自动退出吧。”
更多家长虽然也像窦静一样欢欣期待,却在群里道出了自己的疑虑——自家孩子停止刷题,如果别人家的继续刷,自家孩子岂不是要被落下?校外培训机构明着不让补课了,家长却收到了“名师上门一对一”电话和“私人定制辅导”短信,更加激烈的“内卷”会不会从公开走向隐秘?没有培训机构“助力”,普通校的孩子是不是会被重点校的孩子越落越远?
“双减”意见来了,与心中升腾的新希望相伴随,“妈妈们的焦虑”暂时还没有彻底消除。
将“双减”意见落到实处,让“妈妈们”真正安下心来,需要全社会都来加把劲儿。(陈鹏 姚晓丹)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严...
2020,中国将迎来哪些变化?...
王霏霏发博回怼网络恶评 好...
豆瓣开分6.1 蔡徐坤能救“《...
舞台效果不打折 五月天线上...
送外卖的影城工作者:等待春...
明星为何热衷直播带货?
王凯谈帝后CP:他们还是比较...
《清平乐》热播 剧中都还原...
杰伦粉丝奶茶应援 网友:这...
3600余冷门职位被张榜点名 国考(2021-08-25 10:42:22)
陈欧代言自己 两年净利跌六成(2021-08-25 10:42:22)
《隐秘的角落》凭什么能...
赛制打破常规 《炙热的...
谍战剧《局中人》定档 ...
当晚会变成直播带货 各...
不舍!《风味人间》第2季...
《清平乐》完美收官 宋...
医教结合 融合教育 驻...
好消息!互联网公益慈善...
土地市场竞拍热度居高不...
多地上调公积金缴存上限...
深圳楼市的真面目是什么?
上半年南京二手房市场的...
美国房产抵押贷款利率降...
A股房地产板块昨日强势走...
“跌跌不休的房租”让毕...
买房人热情不减 南京恐...
央行下调基准利率 融资...
房屋商业贷款中评估的作...
牵涉面广 老旧小区改造...
刘涛直播间47万的房子谁...
北京二手房市场回暖 交...
北京怀柔规模最大安置房...
地产板块小幅走高 销售...
男子因诈骗已经获刑,而...
贷款利率下行 谁受益了?
员工陆续到岗 武汉多家...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 加...
中国楼市2月“摔了一跤”...
家具板块盈利能力下降 ...
智能家电普及加快 是否...
上门维修花样百出 人工...
太气愤!华埔装饰郑州公司...
千万别让爸妈装修!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