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logo >  盟市 > 正文
投稿

振兴实体经济 从业者和企业家应该充满信心

2018-10-30 09:33:01 来源:人民日报

振兴实体经济,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点,也是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点,实体经济从业者和企业家应该充满信心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6年再赴广东考察,在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掷地有声的话语,对于脱实向虚的议论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对于正在爬坡过坎的实体经济,更是注入了强劲的信心和动力。

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高度重视实体经济,作出了“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把实体经济抓上去”等重要论断,体现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更明确了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

“我们的政策基点要放在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做好金融工作,强调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振兴实体经济,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点,也是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点。中央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会变,“脱实向虚”的倾向将得到扭转,实体经济从业者和企业家应该充满信心。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土地、劳动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实体经济的回报率下降,制造业企业的经营遇到一些困难。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防止“脱实向虚”的倾向。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社会的资本大量逃离实体经济,那么资金就没有进入生产领域,就没有创造社会财富,而是在虚拟经济中空转套利,这不仅会推高资产价格泡沫,更会积累金融风险。这几年,防控金融风险力度加大,更让社会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中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实体经济在经营中的困难,中央有明确的认识,而且在陆续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今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4次降准,目的正是为了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为了确保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监管部门一直在采取严厉措施严禁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除金融领域之外,包括减轻税费负担、完善环保治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也将陆续实施,都是为了给实体经济降低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振兴实体经济,不仅要靠政策,更要靠广大企业家群体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的,“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一次结构性的变革,这个过程会带来阵痛,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唯有敢于创新的企业,才能抓住新的机遇。规模巨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崛起、人口老龄化也在形成巨大需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绿色发展创造着发展机遇,这些因素都将打开巨大的想象空间。对于企业家群体而言,更需好好琢磨怎样搞好创新,用创新辨认和抓住新的机遇,在这轮结构性调整中实现凤凰涅槃。(李拯)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商界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商业 / 家居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550-82200000   服务QQ:5997 34971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国商界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