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logo >  盟市 > 正文
投稿

相亲日程排满整个假期 95后加入被催婚一族

2019-10-08 10:26:12 来源:红网

“催婚大战”借道春节假期硝烟再起,刚达“适婚年龄”的“95后”也陆续加入到和父母的“鏖战”。近日,媒体报道了某“95后”农村男青年回乡被催婚,相亲日程排满整个假期,快得焦虑症,掀起了又一轮“催婚”话题的讨论热潮。

我很理解长辈着急子女婚恋问题的心态,他们往往出于关心和爱,担心晚辈年龄越大越容易“被剩下”,才更加关注他们的婚恋情况;但也认为,没有结婚的年龄,只有结婚的感情,“适婚”不应以年龄为分界线。较之于年岁几何,心智和感情基础同等重要。

“95后”正逐渐步向传统认知中所谓的“适婚年龄”,生理上已经成熟,却未必有“适婚心智”。要知道,结婚不是简单的一对年轻男女生活在一起,而是意味着陪伴、接纳、抚慰、互助,要承担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珍惜对方、挣钱养家、正确处理双方家庭关系等一系列责任。很多“95后”处于独立和半独立的转型期,暂未完全褪去青涩,对此根本没有思想准备,骤然让他们面对结婚,又怎能不恐惧呢?

父母都希望子女万事顺遂,想给孩子指路。但婚姻这件事应以子女生活幸福为向度,不能为结婚而结婚。把年龄作为结婚的唯一标尺,总强调“适婚年龄”,而不在乎“适婚心智”,有时反而适得其反。倘若孩子尚未度过“心理断奶期”,却催促其尽快成婚,无异于在不恰当的时机将其推进一段需要成熟心智才能达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可能会为此付出更多代价。

“以梦为马,择爱成家”,催交朋友可以,但找到并确定真正适合相伴一生的人,维系好婚后家庭和睦,需要大浪淘沙,更需要两个人花费时间,彼此深入了解和磨合,建立感情基础。无奈在大多数催婚的爸妈看来,唯一的关键词只有“成家”二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4名处于适婚年龄的未婚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面对长辈催婚,66.7%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主张多为父母解心宽,告诉他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事实上,时代在进步,如今适婚年轻人的婚恋观念相比上一代人早已有所改变。在某种程度上,“95后”抱持更独立、更个性的婚恋观,坚持自己的婚姻自己选择,社会的观念、父母的监督并不能限制他们对自身婚恋观的坚持。相反地,越是强迫可能越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很多“95后”单身青年来说,并不是不想找另一半,只是没有遇到对的人。正如古语所云,“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管是子女谈恋爱还是结婚,家长让子女了解他们的想法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恰当地沟通交流、提建议,理性为子女物色合适人选,多一些宽慰,少一点加压。(孔德淇)

文章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商界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商业 / 家居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550-82200000   服务QQ:5997 34971@qq.com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国商界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