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logo商界新闻 > 要闻 > 正文
投稿

北京师范大学成立“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

2021-06-03 12:00: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刘文文)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施行,法律以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此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腾讯公司社会研究中心30日共同举办“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高峰论坛”,成立“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并发布《未成年人网络素养2020年度报告》,旨在推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生态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论坛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喻国明提出,要积极构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生态系统,完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高校、行业组织、企业等共同关注和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局面。首先要积极引领基础教育一线中小学开展网络素养课程教育;其次要加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第三要发挥社会大课堂育人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价值观塑造提出建议:要让主旋律传播更加年轻化,用贴近青少年、贴近时代的方式传播主流价值观;要让文化自信浸润青少年心灵,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来创新与传播中国文化,创作优秀的中国文化网络作品;要为少年儿童营造绿色、纯净的网络空间,需要政府、学界、业界共同努力。

此次论坛成立了“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由喻国明担任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专家委员会主任。首批专家成员包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兼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岳淼等十余位专家。喻国明还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心成立之后首批研究课题:“未成年人信息选择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家校合育体系建构与创新实践研究”“未成年人社交网络关系建构与导向评估研究”“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机制与干预技术研究”“未成年人网络文化传播机制研究”“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年度报告研究”。

此外,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素养2020年度报告》。报告将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分为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网络搜索利用能力、网络信息分析评价能力、网络印象管理能力、网络安全素养、网络道德素养等六个维度,构建Sea-ism网络素养框架,在分析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赋权”“赋能”“赋义”是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核心理念,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提倡多元主体共同构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生态系统。(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zgsj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商界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商业 / 家居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免责申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 - 2020  中国商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5997 349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