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台州8月7日电(范宇斌 徐子渊 应芳露)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和实践探索,浙江成为全国区域发展最均衡、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省份之一。然而,浙江山区26县依然与全国、浙江全省存在发展差距。
如何从“后发”到“先行”?推动浙江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造血能力,产业支撑是关键。问题在于,山高路远、要素缺、人口少、经济体量小的山区县,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才能形成强县支撑?
浙江山区26县之一的台州市仙居县,依托生态优势和地方特色,建设仙居神仙氧吧小镇与医疗器械小镇,以生态为基、产业为本,打通山区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从2015年创建至今,仙居神仙氧吧小镇辐射周边7个村庄,带动村民就业2.5万人次,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4.3万元,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医疗器械小镇在6年时间里,聚集起44家高新技术企业,让医疗器械这一产业在仙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浙江仙居医疗器械小镇 应芳露供图守护绿色生态:“所有树木都定位”
2015年,仙居县关后村村民李相宝一家回乡建房,办农家乐。那时候,仙居神仙氧吧小镇(以下简称“氧吧小镇”)创建才刚起步。
年复一年,李相宝看着氧吧小镇建设不断完善,家门口的道路变得平整宽阔,山水变得更绿更清,游客也越来越多,他家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
“今年上半年,农家乐的营业收入近50万元。”李相宝算起一笔账,氧吧小镇就像是他们的“门户”,小镇发展越好,他家的日子也越好。
事实上,氧吧小镇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收入变化,更是补齐了仙居旅游产业的短板。
瞄准“吃住行游购娱”,氧吧小镇顺势而来,从一片荒芜,到引进第一家国际酒店希尔顿,再到如今引进重大旅游类项目13个,总投资超百亿元。
森林覆盖率达79.6%,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达8.8万个,水质达一类饮用水标准……生态是氧吧小镇最亮的底色。氧吧小镇负责人直言:“他们宁愿建设慢一点,也不能在底色上‘抹黑’。”
因此,氧吧小镇所有的建设从规划入手,以保护为主,最直观的就是“所有树木进行定位,小镇建设只让树木的数量增加,一棵也不能少”。正是因为坚守生态“红线”,才有了神仙居山水演艺项目等诸多项目相继落地。
瞄准新兴产业:引才聚人强链
2015年至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3080亿元增长到62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3%,远超全球医疗器械3.7%的增长速度。在这个快速增长的数据里,仙居占有一席之地。
破解呼气分子诊断产业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难题;首创可视喉罩,人体损伤几乎为零;开创妇科门诊可视化……走进医疗器械小镇,一家家企业产品琳琅满目,创新感十足。
这些高新企业的创新创优填补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空白,也让仙居医疗器械产业在短短6年时间内从零起步,集聚起44个医疗器械项目。
交通、人才、项目等,这些都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仙居凭什么让优质项目落地?靠什么让人才集聚?医疗器械小镇是个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有资金、有政策、有服务。
作为第一批落地小镇的企业,浙江百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起步产品给药装置,保持着每年20%的增长量。
该公司总经理朱伟江表示,仙居有着医药化工产业的基础,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算得上是一种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