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双碳” 石化产业全面迭代需迈“三道坎”
石化产业规模大、产品多、辐射面广,对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记者近期调研了解到,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国石化行业加速推进战略调整,但面向全面迭代,仍存在区域协同不足、产业层次较低、行业面临“污名化”等挑战,有待推进区位重构、结构重塑、活力重振,加快高质量发展。
“双碳”倒逼革新进化
作为资源型和能源型产业,石化产业碳排放量在工业领域居于前列。近期,各地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正在积极推进发展战略调整。
企业、园区主动探索低碳路径。6月底,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江苏连云港中期交付。“总投资677亿元,安全环保投资达110亿元,建成后80%以上原料和产品在基地内互供循环。”盛虹炼化总经理于会泳说,二期项目正按“无碳供热、不新增油品、多产烯烃”原则设计总流程,打造国际一流的绿色低碳标杆。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梳理,在上海、南京、惠州等地,规模实力较强的化工园区都在致力绿色、低碳、协同发展。
强化沿海布局,东中西协同增强。一段时间内,我国化工产业沿江布局特征明显。近年来,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等省加快沿海石化产业建设。如广东高起点布局沿海石化产业带,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跨国巨头和国内央企主导的石化项目陆续落地。东中西区域间展开联动探索取得一定进展,如江苏扬农集团携手中化国际在宁夏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浙江华峰集团依托重庆天然气资源着力发展己二腈、氨纶与聚氨酯产业。
石化大省推进重大战略部署。山东省提出,“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园区提升、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建设、智能化改造、生态优化“五个突破”。浙江省提出,“十四五”期间将重点聚焦7类化工新材料和5类高端专用化学品,通过推广绿色化工制造技术、培育绿色化工工厂、构建绿色供应链等,建立石化行业绿色制造体系,促进石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双碳’不仅是传统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概念,更是一次发展模式革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进入发展方式大转型和大重构时代:能源产业战略性大转型正呼啸而来,化工行业结构性大重构迫在眉睫,低碳绿色发展方式将“蝶变式”飞跃,领头羊企业和园区竞争力将提升重塑,新发展格局合作共赢价值链将以新的姿态开创未来。
产业迭代面临三重挑战
石化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发达国家几乎都是化工强国。部分企业负责人和行业专家认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石化产业至少仍存在三方面短板。
区域协同仍显不足,空间格局待重构。“向西部转移的,不少是资源型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环境负荷型产业。”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分析,资源与市场分离也容易带来新问题,如甲醇等大宗商品产能主要在西北资源地,需运往东部深加工,既增加运输成本和碳排放,又存在安全隐患。
“中西部地区化工产业存在技术转化不足、龙头企业缺少、园区建设滞后、开放程度不够等问题,如果简单承接产能转移,难以解决产业提升和碳排放总量缩减问题。”西部某省化工行业协会理事长认为。
发展层次整体较低,产业结构待重塑。业内专家分析,我国石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开采、基础原料加工、一般制造等低端层次,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很低,且同质化严重,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面临工艺技术、基础管理、替代能源等一系列挑战,加快推进全行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整体而言,我国化工产业中低端产品占比高,资源驱动特征明显,资源矛盾制约突出,表面混凝剂、生物化工等高端化学品不仅产量不够,而且与国际先进技术差距巨大。近年来,一批民营企业主导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接连投产,极大改变了部分化工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的状况。
行业面临“污名化”,技术活力待重振。“学化工不愿干化工,极大制约技术创新的动力与能力。”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表示,近年化工行业公众形象不佳,在很多地方不受待见,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下降。一些业内人士反映,有的地区笼统将石化产业纳入“两高一资”从严管控,有的地区片面强调控制能耗总量,影响稳定预期,客观上制约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规划示范引领发挥优势助力“双碳”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得益于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及世界经济复苏大势,石化产业仍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石化产业能否供应优质足量的新能源材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双碳”进程。长期来看,需要强化政策设计,引导石化产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优化空间格局,适配相应政策。郑宝山表示,新时期石化产业的布局调整,应遵循高质量升级发展、高标准规范发展、高水平聚集发展和高规格绿色发展四个原则。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分析,对标碳达峰、碳中和新目标,石化行业要做好基础工作,依靠先进的绿色工艺、过程技术实现碳减排。部分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认为,既要高度重视行业碳排放现状,又要适度留有发展空间,需要综合市场、资源等多方面,推动“转移即升级”,研究与之适配的排放权、环境容量等政策。
鼓励前沿项目,强化示范引领。一些大型石化企业呼吁,在“严格审批”同时,适度加快真正有战略引领价值的项目落地。于会泳说,瞄准国家能源转型、产业安全和高端新能源、新材料短板,盛虹集团正深入推进战略转型,以建设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总目标,将炼化项目转型为具有强大基础原材料保障能力的大平台,以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我国从石化大国迈向石化强国。
发挥产业优势,助力“双碳”目标。碳中和的最终解决方案离不开化学工业,能源进化、节能减排离不开化学反应和化工技术进步。乔旭表示,化工在碳中和进程中大有可为,化工行业在推动自身绿色化发展的同时,要拓展碳捕集、碳利用产业链。
业内专家认为,既要看到石化产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的问题,也要充分肯定和发挥石化产品、石化材料对人类和全社会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绿氢制备提纯与应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具有较强潜力,需鼓励行业跨界协同,开掘技术发展与应用新空间。
加强疏导引导,扭转产业形象。“化工产业绝不是夕阳产业。”多位业内专家认为,从芯片到生物医药,化工产业是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所在。石化行业的广大企业需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迭代升级,逐步扭转形象;一些地方也应精准校正,转变包括招商准入在内的一系列“歧视性”政策,形成产业有机更新与良性循环。
凌军辉 陈刚 朱程
凌军辉 陈刚 朱程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严...
2020,中国将迎来哪些变化?...
王霏霏发博回怼网络恶评 好...
豆瓣开分6.1 蔡徐坤能救“《...
舞台效果不打折 五月天线上...
送外卖的影城工作者:等待春...
明星为何热衷直播带货?
王凯谈帝后CP:他们还是比较...
《清平乐》热播 剧中都还原...
杰伦粉丝奶茶应援 网友:这...
3600余冷门职位被张榜点名 国考(2021-09-22 04:30:12)
陈欧代言自己 两年净利跌六成(2021-09-22 04:30:12)
《隐秘的角落》凭什么能...
赛制打破常规 《炙热的...
谍战剧《局中人》定档 ...
当晚会变成直播带货 各...
不舍!《风味人间》第2季...
《清平乐》完美收官 宋...
医教结合 融合教育 驻...
好消息!互联网公益慈善...
土地市场竞拍热度居高不...
多地上调公积金缴存上限...
深圳楼市的真面目是什么?
上半年南京二手房市场的...
美国房产抵押贷款利率降...
A股房地产板块昨日强势走...
“跌跌不休的房租”让毕...
买房人热情不减 南京恐...
央行下调基准利率 融资...
房屋商业贷款中评估的作...
牵涉面广 老旧小区改造...
刘涛直播间47万的房子谁...
北京二手房市场回暖 交...
北京怀柔规模最大安置房...
地产板块小幅走高 销售...
男子因诈骗已经获刑,而...
贷款利率下行 谁受益了?
员工陆续到岗 武汉多家...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 加...
中国楼市2月“摔了一跤”...
家具板块盈利能力下降 ...
智能家电普及加快 是否...
上门维修花样百出 人工...
太气愤!华埔装饰郑州公司...
千万别让爸妈装修!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