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logo商界新闻 > 要闻 > 正文
投稿

“秸秆革命”让吉林黑土地秋收再获新收益

2021-10-27 16:0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吉林10月27日电 (记者 石洪宇)相较往年秋收,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镇村民孙田发今年将减少若干个劳动环节——玉米脱粒和烘干完全交给农机,玉米秸秆处理则交由“买方”负责。

孙田发将3公顷的玉米秸秆全部卖给了镇上的东晟家庭农场。“他们(农场)负责运输,我把秸秆‘打包’放在地里就行。”孙田发说,往年毫无经济价值的秸秆能卖出去,让他非常意外。

吉林省的秋收接近结束,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当地每年秸秆产量高达4000多万吨。秸秆焚烧等处理方式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吉林省推动秸秆原料化、燃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模式综合利用。“秸秆革命”正在深刻改变今年的秋收工作。

村民和东晟家庭农场的交易是上述变化的注脚。“我家主要做秸秆回收业务。”48岁的农场经理孔范有介绍,该农场涉足粉碎、焚烧、饲料,直至高端生物饲料等业务。

孔范最近辗转于各村,他在运输秸秆时,还会教授村民如何晾晒,让双方的合作更有效率。这个秋天,该农场和附近四个村落签订了订单,1700公顷秸秆意味着处理能力的跃升。“之前(农场)只能处理几千吨,今年大概处理2万吨左右,高端生物饲料利润最高。”

作为饲料提供方,孔范有还有“幸福的烦恼”,“这个秋天太忙了,饲料排产(订单)都签出去了,新客户接不过来。”

吉林省今年实施“秸秆变肉”工程,计划到2025年当地肉牛将发展到700万头。显然,这一政策让孔范有这样的饲料生产者和养殖方都找到了新商机。

在吉林市龙潭区,棋盘生态农业集团10万吨秸秆发酵饲料项目的各类仪器轰鸣作响,与田间的繁忙遥相呼应。目前,企业日产发酵饲料已提升至20吨,冬季来临前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饲料全部投向我们自己的养殖项目,自产自销。”企业相关负责人说,这家村办企业所用秸秆大部分来自附近各村。“村民现在都明白,秸秆也能有收益,在地里打包好等我们回收。”

吉林市官方数据显示,当地秸秆产量约为600多万吨,今年预计实现秸秆综合利用235.66万吨。“一头肉牛每年消耗干秸秆2.88吨,按照(吉林市)存栏54万头计算,可消耗秸秆约156万吨。”吉林市农业农村局综合处副处长王菁龙说,目前来看,秸秆在当地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zgsj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商界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商业 / 家居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免责申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 - 2020  中国商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5997 349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