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logo商界新闻 > 区县 > 正文
投稿

甘肃加入“100+N”创新体系 探寻农业科技新业态

2021-05-22 11:0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5月22日电 (记者 魏建军)“我们村里人干活儿讲究赶农时,今天恰好是小满,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日照时间最长的,‘给点儿阳光就可以灿烂’。”科技部农村中心主任邓小明21日的一番话,让整个严肃的会场变得温馨。

邓小明紧接着说,小满时节,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已经饱满,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好收成,也预示着甘肃“100+N”酝酿成熟,“瓜熟落地”。甘肃正式成为和科技部农村中心签约的第九个省份。

21日,“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暨甘肃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标志着双方共同推动“以构建涉农创新联合体集群引领甘肃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100+N”体系正式启动。

甘肃省科技厅厅长张世荣表示,“100+N”体系深入探索通过企业创新联合体集群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模式,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协同创新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引导创新资源向园区和县乡村聚集,推动甘肃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目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有了较大提升,但生物育种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仍有待破解,未来食品、农业传感器等诸多领域‘受制于人’。”邓小明坦言。

他表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最大的短板是创新要素分散、开放协同薄弱,面临产学研用对接难、项目基地平台人才融合难、协同创新跨界难、社会资本资源进入难等“四大难题”。要想破题,必须要推动建立技术研发供给、成果转化服务、园区提质增效、人才进乡入村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

邓小明说,“100+N”体系,就是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资源重心下移,创新要素集聚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乡村振兴主战场,把一颗颗分散的创新珍珠串成一条条金灿灿的项链,形成以点带面、纵横贯穿的农业科技创新新格局。

甘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种子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瓜菜和花卉制种基地,常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瓜菜、花卉制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马铃薯的原原种生产在全国也占有重要位置。

甘肃省副省长张世珍表示,“100+N”体系,通过集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资源,共同探索建立技术研发供给、成果转化服务等新时代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

张世珍说,甘肃将以此为契机,着力提升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建设一批企业创新联合体,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引导创新资源向农业科技园区聚集,探索形成甘肃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新机制。

科技部农村中心从2019年正式启动“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以来,已与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以及四川、重庆、辽宁、陕西、湖北、安徽、海南、河南,包括甘肃等9个省科技厅、两个行业领军央企和77个园区、县市、高校、院所、企业等单位签订合作备忘录。

2020年,科技部与中国农业银行签订了农业科技金融合作协议,在未来三年内,农业银行拟授信不低于1000亿资金支持园区建设、县域创新和科技型企业发展,现已推出“农科贷”“乡村振兴园区贷”等金融产品,重点向“100+N”体系共建省市及其所辖的园区和县域倾斜。(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zgsj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商界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商业 / 家居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免责申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 - 2020  中国商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5997 349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