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居民消费发展新趋势,提升智慧化服务能力
便民生活圈带来幸福“烟火气”(网上中国)
近日,商务部办公厅等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通过打造‘百城千圈’,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城市便民生活圈,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全面提升”。从家出发,步行不超过15分钟,休闲、生活、购物等需求都可得到满足,这样的愿景正成为现实。那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如何建设?在打造便民生活圈方面有哪些新探索?
一店多能,让生活更方便
便利店和菜市场作为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是衡量城市便利程度和服务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晴雨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提出,“加快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升级”和“重点发展品牌连锁店”是便民生活圈建设的业态配置要求。
“小区门口开着便利店,想买啥,手机购物,送货上门。来不及吃早饭,走进任何一家便利店都能买到包子和豆浆。”便利店已成为山西省零售业的新标签。近年来山西省的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呈现“开店密度大、服务多样、数字化”的发展特点。
在便民生活圈中,便利店搭载了更多功能。《建设指南》提出,“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倡‘一点多用、一店多能’。”福建省厦门市近日发布了《厦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方案》,厦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将鼓励金融、快递、旅游、维修等商业服务项目叠加到社区便利店、超市,扩大社区便利店、超市叠加政务和公共服务的种类,让市民生活和办事更便利。
“一店多能”的不只有便利店,《建设指南》还提出,“鼓励连锁药店利用专业力量拓展老年康护、保健养生咨询或培训等项目,引入健身、养生、美容等功能和产品,开展高质量的便民服务”,“鼓励各类商业网点提供多样化便民服务,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适度搭载书报经营、打印复印、代扣代缴、代收代发、家政预约等项目。”
创新模式,积极发展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