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logo商界新闻 > 区县 > 正文
投稿

甘肃中药材频“出海”:出口拓展至19个国家地区

2021-09-14 15:45: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9月14日电 (姚芳 郑玲琴)兰州海关14日披露,今年前8个月,甘肃省出口中药材839.3吨,货值2312.8万元。出口中药材类别包括党参、黄芪、甘草等13种,其中冬虫夏草为今年首次出口。

甘肃省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地之一,现有中药资源约2540种,其定西市素有“天然药仓”之称。中药材是甘肃省现代农业“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一。目前,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60余万亩,年产量约120万吨。

中药材出口量小、品种单一、出口价格低、出口市场窄等因素,制约了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为支持甘肃省中药材扩大出口,带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兰州海关全面梳理甘肃省中药材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相关法规和检验检疫要求,降低企业出口检疫风险。

图为2020年1月29日,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中药材加工厂内,当地农民加工中药材。(资料图) 闫姣 摄

同时,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海关总署“证照分离”改革举措,指导企业运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申报,快速出具检验检疫证书,有效压缩通关时长,降低企业贸易成本。

近年来,甘肃助推中医药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先后在乌克兰、法国、新西兰、匈牙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立了岐黄中医学院或中医中心,并在新西兰合作成立了中医文化交流中心,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甘肃总结了以甘肃道地药材黄芪、党参、当归、大黄、甘草等为主药,包括预防、治疗、康复在内的“甘肃方剂”系列方——扶正避瘟方、宣肺化浊方、清肺通络方等,用于控制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发生率,降低病亡率,并多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抗疫。

为支持医疗机构创新发展中药制剂,甘肃省药监局、甘肃省卫健委于近日联合发布措施,从优化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备案管理、配制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使用、支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转化、提升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监督管理六个方面提出21条措施。

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市场拓展至韩国、越南、荷兰等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道地中药材党参和黄芪出口值分别为143.5万元和54.6万元,分别同比分别增长163.8%和6.7%。(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zgsj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商界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商业 / 家居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免责申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 - 2020  中国商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5997 349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