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顺风顺水几乎闭着眼就能把钱挣了的流量明星们,最近感觉有些流不动了。主演的剧集收视率扑街了,主演的电影遇冷了,领个奖也要被群嘲,组个CP也没人认了……
出现流量明星流不动的现象,其实并没有什么奇怪的,甚至早就被行内人预告了。从流量明星参与影视剧之初,汪海林等影视从业者就坚持认为这是一种缺心眼的操作模式,并斩钉截铁地放出话来说“大IP+小鲜肉主演=烂戏”。
汪海林之所以敢于这么肯定,是因为这个模式的先天不足可以说是肉眼可见。它将影视剧这种强调个性的艺术创作当作千人一面的流水线生产,把作品当作产品去打造,把艺术创作当作简单的加减法。殊不知,艺术创作正是因为没有简单公式,也没有一定之规,才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才能够被受众认可。非要说艺术创作有什么规律的话,那就是没有规律可循。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又怎么可能创作出合格的影视艺术作品?
也许投资者要的就是产品,能赚钱的产品,但影视作品却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所有的商业利益都是借由艺术创作去实现,完全抛开艺术属性去谈影视作品的商业诉求,那就是卖弄无知。影视创作要求所有进入这个行业,并期望获得利益的人,都要遵守这个规律。
用“大IP+流量明星”的简单模式来进行影视剧生产,也的确吸引过大量粉丝,有过很好的市场表现,虽然“看上去很美”,但终究是个误会。这种模式在创作环节没有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不能通过流量明星来更好地呈现大IP,或者大IP不能给予流量明星更好的展示平台,都会引起粉丝群体的反感。那样一来,这种加法的结果就可能是一加一小于一,没准还是负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于一的结果甚至更多。而好的艺术创作可能更像是化学反应,让各个元素合理配比,才能产生更强大的反响。
现在的误区应该是以为流量明星什么都能通吃。其实当观众打开电视或走进影院时,一定不只是想看脸,而是有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不然对着一张照片不就全部满足了?在娱乐产业相对成熟的韩国,偶像与演员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流量明星和他们背后的资本也不会什么钱都想挣,否则,最后一定会被反噬。今年以来,国内众多大制作集体扑街,已经证明观众不会那么容易再被这种“流量明星+IP”的模式忽悠了。


现实版:他养的蛙比游戏中的乖...
老板把财产房子车全转到老婆...
章子怡汪峰在花园遛狗 抢镜...
娜扎工作室晒出娜扎美照 新...
吴宣仪获得“2018百度App年度...
维尼夫妇最新消息:宋茜事业节...
万年配角终“绽放” 女演员...
何冰:“严振声”和我契合的...
一束玫瑰 一锅糖水 老夫老...
又是一幕“活久见” 四大名...
3600余冷门职位被张榜点名 国考(2018-10-26 14:15:56)
陈欧代言自己 两年净利跌六成(2018-10-26 14:15:56)
影视企业“抱团出海” ...
《声临其境2》争议不断 ...
全球热搜电视剧榜出炉:...
动画电影不断“越界” ...
《飞驰人生》口碑持续发...
致敬新时代·礼赞公益人...
情暖中华·爱在中秋 新...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
上海下调部分涉房产交易...
你所在的城市房租上涨了...
不再担心冲动买房了!东...
东莞楼市调控效果持续显...
北京:已营业29年的长安...
市场走访 “三高”户型...
北京警方打掉5个黑中介团...
三四线楼市调查:投资属...
42亿元拿下5.69%股权 平...
首月销售低迷 房企转为...
2018年广东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
“资本大鳄”瞄准武汉高...
广东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压...
养老地产 楼市“更年期...
楼市调控将更加精准化 ...
“漂一族”开始返乡置业...
2018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
中国房企开启新一波密集...
2018年北京土地市场遇冷...
太气愤!华埔装饰郑州公司...
千万别让爸妈装修!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