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各种各样的“清凉神器”近来在电商平台销售火爆,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不过,有的“清凉神器”也只是管用一时,有的只是营销噱头,还有的尽管能够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但一旦使用不慎,可能变成危险的“害人凶器”。因此,消费者不应盲目跟风购买,要理性消费。
当下,高温酷暑成为居民生活的一大烦恼。在此背景下,各种各样的网红“清凉神器”在电商平台销售火爆,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夏日宠儿。许多网络博主也纷纷在社交平台推荐相关产品,分享自己的消暑妙招。
但是,这些“清凉神器”真的有宣传中的那些作用吗?消费者在购买前又应注意什么问题?近日,《工人日报》记者对时下流行的几款“清凉神器”进行调查采访,发现部分产品存在夸大功效的问题。此外,一些“神器”还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购买需当心。
“网红消暑神器”花样翻新
7月8日,记者在某网络购物平台搜索“消暑神器”“清凉神器”等关键词,有各式各样的夏日网红产品映入眼帘。这些商品价格不等,有“一片不到两角钱”的“冰凉贴”,也有几十元钱一瓶的“清凉喷雾”,还有价格上百元的便携风扇、制冷杯等小家电产品。
虽然原理不同,这些“神器”却都卖得很好,一些产品月销量达到几千份,其中一款“冰凉贴”的月销量甚至超过了4万份。
在众多“神器”中,主打易携带、噪音低的小风扇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这类便携式风扇既有手持款,又有桌面款。目前,一些品牌还推出了“解放双手”的挂脖款,更有“大开脑洞”的商家将风扇置于遮阳伞隔层内,让买家能够边撑伞边吹风,享受“双倍清凉”。
也有一些用于皮肤的消暑产品,如降温冰贴、冷感湿巾、劲凉花露水等。部分商家在宣传时,称自己的产品加入了“清凉因子”。据此,相关专家表示,这类产品的“清凉因子”大多包含薄荷脑成分,作用于皮肤,确实能够起到一定清凉爽肤的效果。
除了上述几类“消暑神器”外,商家针对夏季市场推出的产品仍在花样翻新。有特殊材料制成的“冷感毛巾”、冰坐垫、凉席,也有应对口罩闷热烦恼的“口罩爆珠”等。“清凉”的字眼,仿佛已成为夏日吸引消费者的制胜法宝。
实际功效持续时间不长
不过,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对记者表示,“消暑神器”虽然好用一时,却也是“治标不治本”。“‘冰凉贴’、劲凉花露水等刚用时确实会让人觉得凉爽,但效果不太持久,一会儿就不凉了。”上海上班族小婧告诉记者。
“口罩内捏两颗,清新空气,不闷不捂。”这是一款“强力口罩爆珠”的宣传语。随着夏季气温升高,外出佩戴口罩成为不少市民的烦恼。而近日,一类专门应对口罩闷热的“神器”逐渐在市面上流行起来。据商家介绍,这类“口罩爆珠”只要在口罩内侧捏爆两颗,便可达到清新呼吸、有效防暑的效果。
记者观察到,一些医药品牌也推出了类似的“口罩爆珠”产品。引人注意的是,某品牌还为“口罩爆珠”打出了“口罩健康伴侣 应对病毒人传人”的宣传语。然而,这种小小的“爆珠”真的既能清凉消暑,同时还能预防病毒吗?
记者观察产品包装后发现,该“口罩爆珠”的成分中含有薄荷、广藿香这类药材的提取物。专家表示,从药物功效来说,薄荷、广藿香两味中药的确具有清热抑菌的作用,但常规用法是口服,而这类“爆珠”则主要是通过中药气味吸入呼吸道后刺激神经,继而产生效果,与直接服用相比,药效可能会相差许多。
去年8月,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上的清凉口罩进行了评测。评测发现,含有薄荷的所谓清凉口罩,可以带来一定的清凉感,但持续时间不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口罩闷热的问题,基本上是商家的一种噱头。
另外,根据一些网购买家的评论,有些价格较低的“爆珠”, “香精的味道太浓,并不清凉,反而有些难闻”。
“神器”还是“凶器”?安全隐患需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一款“清凉喷雾”近日在各大社交媒体迅速走红,并得到不少带货主播的热情推广。销售页面显示,这种号称“一摇一喷”即可极速降温的喷雾应用的主要场合是夏日高温的汽车内部。不少消费者购买后表示,“缓解了方向盘、汽车座椅暴晒后烫人的烦恼”。此外,商家显示该喷雾还可用于人体降温,达到缓解扭伤疼痛的效果。
然而,对于这款“降温神器”,消防部门却提醒广大消费者务必谨慎使用。据央视新闻报道,湖北恩施州消防部门对该类“清凉喷雾”进行了安全实验。结果显示,由于成分内含有丙烷、丁烷等易燃物质,该类喷雾在使用时如若遇到明火,则会迅速发生燃烧反应。因此,如果在使用这类喷雾后随即在车内吸烟,极易引发火灾,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吸入丁烷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副作用。因此,它尽管能够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一旦使用不慎,这款“清凉神器”便会立刻变成危险的“害人凶器”。
除了这类内含高压气体的喷雾外,目前市面上还流行着一类作用于衣物的“清凉喷雾”。这种“衣物喷剂”的安全性优于高压气体喷雾,但其成分中也同样包含乙醇等易燃物质,因而产品在使用说明中也标注出“不可在使用火源的室内大量使用”。
中消协律师团律师李斌建议,消费者在夏季选购清凉产品时,不应盲目跟风购买,而应对产品的安全性、质量、实际功效等进行综合考量后,再进行理性消费。有关部门要强化市场监管,尤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红产品,要主动出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杨召奎)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严...
2020,中国将迎来哪些变化?...
王霏霏发博回怼网络恶评 好...
豆瓣开分6.1 蔡徐坤能救“《...
舞台效果不打折 五月天线上...
送外卖的影城工作者:等待春...
明星为何热衷直播带货?
王凯谈帝后CP:他们还是比较...
《清平乐》热播 剧中都还原...
杰伦粉丝奶茶应援 网友:这...
3600余冷门职位被张榜点名 国考(2021-07-12 11:36:18)
陈欧代言自己 两年净利跌六成(2021-07-12 11:36:18)
《隐秘的角落》凭什么能...
赛制打破常规 《炙热的...
谍战剧《局中人》定档 ...
当晚会变成直播带货 各...
不舍!《风味人间》第2季...
《清平乐》完美收官 宋...
医教结合 融合教育 驻...
好消息!互联网公益慈善...
土地市场竞拍热度居高不...
多地上调公积金缴存上限...
深圳楼市的真面目是什么?
上半年南京二手房市场的...
美国房产抵押贷款利率降...
A股房地产板块昨日强势走...
“跌跌不休的房租”让毕...
买房人热情不减 南京恐...
央行下调基准利率 融资...
房屋商业贷款中评估的作...
牵涉面广 老旧小区改造...
刘涛直播间47万的房子谁...
北京二手房市场回暖 交...
北京怀柔规模最大安置房...
地产板块小幅走高 销售...
男子因诈骗已经获刑,而...
贷款利率下行 谁受益了?
员工陆续到岗 武汉多家...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 加...
中国楼市2月“摔了一跤”...
家具板块盈利能力下降 ...
智能家电普及加快 是否...
上门维修花样百出 人工...
太气愤!华埔装饰郑州公司...
千万别让爸妈装修!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