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离地铁很近,我下班回来经常顺便进来逛逛,虽然许多食品已临期,但和正价商品比折扣力度很大,品类也挺多,挺划算的。”像张玲(化名)这样顺便进店随意挑选喜爱的折扣食品的年轻人很多。
“现在一些90后、00后并不介意食品临期,因为本身在保质期以内,价格还便宜。”店主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这家店开了近两年,生意一直还不错,回头客多半是年轻的上班族。
“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近年来,随着临期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以“进口食品折扣店”名义主营临期食品的店铺开始在街头出现,大部分临期食品已过保质期2/3时限,并且越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折扣力度越大。
一些年轻人对临期食品的消费热情催生了线下临期食品市场新经营业态的出现,更有不少年轻人在线上“薅羊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中输入“临期食品”后,发现有很多带有“裸价”“折扣”字样的专门经营临期食品的特卖网店,店里有不同类型的包装食品可供下单购买;手机上也可搜索到多款专门网购临期食品的应用和微信小程序。
在一些社交平台和与临期食品相关的社区里,数以万计的成员在分享购物心得,如豆瓣网站上的“我爱临期食品”小组自去年9月创建以来,成员数量持续上升,目前已超过7万。“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成为这些年轻人选择临期食品的理由。
临期食品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
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210万人在淘宝平台挑选临期食品。艾媒咨询今年1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从供给侧来看,2020 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会突破300亿元。目前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年龄为26岁至35岁的占比47.8%,年轻人成为购买主力。
实际上,临期食品并不是一门“新”生意,在电商平台上众多的临期食品售卖店中,有些店铺经营时间长达5年。但随着越来越多临期食品的出现,其市场价值逐渐被进一步发掘。尤其在疫情之后,以好特卖、小象生活为代表的多家大型线下临期食品折扣品牌店以连锁的方式不断扩张,个体经营的小型临期食品折扣店数量也在持续增加。
守护临期食品安全底线
线上线下临期食品销售的火爆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于是,越来越多的商家涌入这一市场。临期食品安全问题也越发引人关注。
在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娟娟看来,临期食品是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规范来说,其本身属于安全食品,只是由于销售环节可能存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而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和消费纠纷。
今年4月29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下简称反食品浪费法)中特别提到,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但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并不是所有较大规模的商超都执行了这一规定;有的大型商超虽已专门设置了标示为“临近保质期食品专区”的货架,但同时也存在将某些临期食品与未临期食品一起混杂在其他普通促销区的现象;有的大型商超虽然设置了临期食品专售区,却以“折扣淘”“特价”等标示语回避“临期食品”字眼。
对此,孙娟娟认为,反食品浪费法已明确规定了将临期食品进行“分类管理”“特别标示”“集中陈列出售”的要求,也就是说,商家销售临期食品必须要让消费者在保障知情权的前提下,明明白白地购买。否则,一旦某些临期食品混杂在普通促销区,很可能会因商超管理人员未及时检查分拣,导致过期食品销售问题发生。
进口食品本身正价较高,所以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临期食品专卖店,临期进口食品对年轻人而言也是抢手货。但记者在一家进口食品折扣店发现,一种标明原产国“乌克兰”的糖果虽然俄文产品信息中注明了生产日期和过期日期,但中文标签中却缺少相应的标识。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进口食品应当经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检验,经检验合格后在外包装上添加中文标签,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之后才能进入我国境内市场销售。孙娟娟认为,中文标签上生产日期的缺失侵犯了消费者对商品的知情权。消费者如果发现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合理维权,这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
据了解,临期食品的货源目前主要来自大型商超的供货商即经销商。一旦大型商超将临期食品退回经销商,临期食品将经历“大型经销商——大型二手囤货商——若干小型中间商——实体临期食品折扣店——消费者”这一新的多重流通环节。在一些社交网站、短视频网站上,一些“倒爷”UP主经常会分享其收售经验,在很多中间商建立的微信群中,收售临期食品的信息不在少数。
面对如此多重环节的流通链条,本身就在“期限”压力下的临期食品是否存在修改生产日期的情况?对此,很多消费者不免存疑。虽然在采访中,一些临期食品供货商对此予以否认,理由是许多临期食品定价本身就几毛钱,改日期的成本高划不来,但也有人觉得,随着行业的不断扩张,入行者鱼龙混杂,经历如此“三倒四倒”后的临期食品,不否认可能存在这样的风险。
对此,孙娟娟表示,商家篡改生产日期这种行为并不是专门由临期食品引发的新的食品安全问题,只不过在临期食品销售中,这种驱动力可能会更大。实际上,行业内部举报、消费者投诉都是针对此类不法行为有效监督的方式。同时,现行的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也对此类问题作出了相关处罚规定。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临期食品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临期食品仍在保质期内,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购买临期食品应按需购买,不要囤积,以免过期变质造成浪费;购买的临期食品最好在保质期内吃完。(李卓)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严...
2020,中国将迎来哪些变化?...
王霏霏发博回怼网络恶评 好...
豆瓣开分6.1 蔡徐坤能救“《...
舞台效果不打折 五月天线上...
送外卖的影城工作者:等待春...
明星为何热衷直播带货?
王凯谈帝后CP:他们还是比较...
《清平乐》热播 剧中都还原...
杰伦粉丝奶茶应援 网友:这...
3600余冷门职位被张榜点名 国考(2021-07-27 11:45:35)
陈欧代言自己 两年净利跌六成(2021-07-27 11:45:35)
《隐秘的角落》凭什么能...
赛制打破常规 《炙热的...
谍战剧《局中人》定档 ...
当晚会变成直播带货 各...
不舍!《风味人间》第2季...
《清平乐》完美收官 宋...
医教结合 融合教育 驻...
好消息!互联网公益慈善...
土地市场竞拍热度居高不...
多地上调公积金缴存上限...
深圳楼市的真面目是什么?
上半年南京二手房市场的...
美国房产抵押贷款利率降...
A股房地产板块昨日强势走...
“跌跌不休的房租”让毕...
买房人热情不减 南京恐...
央行下调基准利率 融资...
房屋商业贷款中评估的作...
牵涉面广 老旧小区改造...
刘涛直播间47万的房子谁...
北京二手房市场回暖 交...
北京怀柔规模最大安置房...
地产板块小幅走高 销售...
男子因诈骗已经获刑,而...
贷款利率下行 谁受益了?
员工陆续到岗 武汉多家...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 加...
中国楼市2月“摔了一跤”...
家具板块盈利能力下降 ...
智能家电普及加快 是否...
上门维修花样百出 人工...
太气愤!华埔装饰郑州公司...
千万别让爸妈装修!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