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河网讯 保险业以信任为本,声誉风险管理是守护这一基石的核心。在信息即时传播的时代,声誉危机可能通过社交网络迅速发酵,不仅损害单家企业,更可能引发公众对整个保险行业的质疑。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是企业稳健经营的“缓冲垫”,也是行业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防火墙”。
2025年7月以来,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联合河南日报社大河网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声誉风险管理”系列培训,通过走进多家驻豫保险企业,助力重塑行业风险管理模式,推动行业从被动的"救火式"应对向主动的"防火墙式"治理转变,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筑起坚实防线。
专题讲座:把脉声誉风险,献计风险防控
数字时代放大了每一个消费者的声音,也使得保险业的声誉风险呈现出新的特征。
培训中,大河网舆情专家深入解析了互联网浪潮下金融舆情的全新传播生态。结合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即时化、舆论发酵多元化的背景,深入剖析网络舆情的产生逻辑、演化规律。从保险行业舆情的特点、痛点、难点出发,聚焦监管政策法规,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声誉风险管理。通过复盘回顾近期消保舆情案例,揭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声誉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不断提升从业人员识别、防范与化解风险的能力。
随着保险产品与服务日益融入大众生活,保险机构的公众关注度和舆情敏感度不断升高。因此在声誉风险管理时,顺应公众的情绪为第一,不能用强硬的方式去威胁、对抗或生硬解释,要保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基本姿态。大河网舆情专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声誉风险的监测、预警、复盘、处置和引导等关键环节,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培训中还开展了“媒体与保险机构双向互动”专题讨论。大河网舆情专家从新闻规律和公众关切的视角出发,提出保险机构应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及时传递真实、准确的信息,共同营造更加透明、健康的行业舆论环境。多家保险机构代表分享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通过媒体渠道开展消费者教育、澄清不实信息、展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典型案例。
系统重构:打造全链条消保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