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logo财经 > 金融 > 正文
投稿

“苏超”火出圈,群众赛事如何避免“复制粘贴”?

2025-08-28 10:21:40 来源:人民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群众赛事如何避免“复制粘贴”?(体谈·关注群众体育)

今年以来,提到“火出圈”的体育赛事,“苏超”等群众赛事榜上有名。

这些赛事为何能脱颖而出?答案藏在扑面而来的地域特色里,藏在人人跃跃欲试的参与热情中。“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调侃、“白天忙工作,晚上抢篮板”的幽默,折射了群众赛事的动人底色——广泛性与贴近性。

如今,我国群众赛事呈蓬勃发展之势,但“成长的烦恼”依然不少。一些赛事组织方忽视当地的文化底蕴和群众需求,盲目抄袭,陷入同质化困局。如何避免“复制粘贴”,把赛事办出好口碑?

舞台交给群众,让赛事触手可及。以陕西省三人篮球联赛为例,赛事建立了多级联动机制,增设了家庭亲子组、大学生组、俱乐部组等8个板块,为不同年龄、身份的篮球爱好者提供属于自己的赛场,点燃参与热情。当体育赛事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走”到群众身边,吸引力也随之拉满。

扎根地域特色,让体育与文化深度交融。从依托乡村民俗文化的贵州“村BA”,到展现都市活力的江苏“苏超”,从彰显滨海风情的海南“村排”,到传承民族传统的内蒙古那达慕大会……这些汇聚高人气的群众赛事证明,只有扎根当地的文化土壤,才能“长出”独一无二的赛事IP,让赛事成为彰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动载体。

群众赛事的魅力在于“接地气”,他人经验可审慎借鉴,自身优势更需细细挖掘。立足地方实际,着眼长远发展,让赛事设计更贴近需求、文化特色更鲜明、服务保障更精细,才能把体育的快乐传递给更多人,培育出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群众赛事。

(作者为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关键词: 文化 群众 赛事 彰显 参与热情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zgsj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商界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商业 / 家居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免责申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 - 2020  中国商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5997 34971@qq.com